2021-02-24
生態學資料1、殘留與蓄積:資料記載,工業企業區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達180-720mg/kg干土。土壤的污染可導致地下水污染,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層土高出10-20倍。 甲醛在環境中頗穩定,當水中甲醛濃度為5mg/L時(20℃),觀察結果表明,5天內可以保持恒定。水中甲醛濃度為<20mg/L時,可以被曝氣池中經馴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。而含量為100mg/L時,能抑制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。當水中甲醛含量為500mg/L時,生物耗氧過程全部中止,水中微生物被殺死。 2、代謝和降解:環境中甲醛的主要污染來源是有機合成、化工、合成纖維、染料、木材加工及制漆等行業排放的廢水、廢氣等。某些有機化合物在環境中降解也產生甲醛,如氯乙烯的降解產物也包含甲醛。由于甲醛有強的還原性,在有氧化性物質存在條件下,能被氧化為甲酸。例如進入水體環境中的甲醛可被腐生菌氧化分解,因而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。甲酸進一步的分解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。進入環境中的甲醛在物理、化學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,被逐漸稀釋氧化和降解。甲醛的氧化降解過程如下: 3、遷移轉化:甲醛由于沸點低又易溶于水,所以主要通過大氣和水排放進入環境。生產甲醛的工廠其未處理的氣體,當排放高度為18米時,其距工廠250-500米的大氣樣品中,甲醛含量均在0.035mg/m³以上。1000米遠在大氣中甲醛濃度在嗅閾以下。以甲醛作鞣劑生產塑料的企業周圍大氣中的甲醛濃度在嗅閾以下。以甲醛作鞣劑生產塑料的企業周圍大氣中的甲醛濃度距廠區100米內為0.012mg/m³;200米處36個樣品中有15個濃度低于0.012mg/m³;400米處均低于0.012mg/m³。 工業廢水中排放的甲醛含量由于行業不同有很大差別,其中濃度最高的甲醛廢水是生產酚醛樹脂的上層焦油廢水,含甲醛量高達2.5%。 折疊 人體危害有關資料表明: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高5~10倍,室內空氣污染物多達500多種。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,而甲醛則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方面。 甲醛對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 a、刺激作用: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,甲醛是原漿毒物質,能與蛋白質結合、高濃度吸入時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、眼刺激、頭痛。 b、致敏作用: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、色斑、壞死,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。 c、致突變作用:高濃度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。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的情況下,可引起鼻咽腫瘤。 d、突出表現:頭痛、頭暈、乏力、惡心、嘔吐、胸悶、眼痛、嗓子痛、胃納差、心悸、失眠、體重減輕、記憶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;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,甚至死亡,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、死亡等。 殘留與蓄積: 資料記載,工業企業區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達180~720mg/kg干土。土壤的污染可導致地下水污染,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層土高出10~20倍。 甲醛在環境中頗穩定,當水中甲醛濃度為5mg/L時(20℃),觀察結果表明,5天內可以保持恒定。水中甲醛濃度為<20mg/L時,可以被曝氣池中經馴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。而含量為100mg/L時,能抑制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。當水中甲醛含量為500mg/L時,生物耗氧過程全部中止,水中微生物被殺死。 危險特性: 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。若遇高熱,容器內壓增大,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。 燃燒(分解)產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 相對濃度危險度 當甲醛濃度在每立方米空氣中達到0.06-0.07mg/m³時,兒童就會發生輕微氣喘; 當室內空氣中甲醛達到0.1mg/m³時,就有異味和不適感; 甲醛達到0.5mg/m³時,可刺激眼睛,引起流淚; 甲醛達到0.6mg/m³,可引起咽喉不適或 疼痛。濃度更高時,可引起惡心嘔吐,咳嗽胸悶,氣喘甚至肺水腫; 甲醛達到30mg/m³時,會立即致人死亡。 折疊 中毒癥狀
|